寒冬下,餐飲企業如何扛壓自救?
編輯:眾郝創意咨詢 來源:眾郝創意咨詢 時間:2019-1-24 閱讀:
寒冬已至,且仍將長時間持續。
餐飲企業應當如何自救?
2019年以來,困擾了餐飲老板多時的社保新制度正式實施,有人說,“照章繳納,30%的利潤就沒了”“如果要保持現在的利潤水平,至少得漲價20%”......難的是,經濟下行,消費者也不愿花錢了。
行業寒冬的大環境下,餐飲創業者最明顯的焦慮是:業績下滑。有餐飲老板面臨困境:開了十幾年的老店也沒能逃過一劫,顧客來得少了,門店營收至少減少10%。而這還不是個例。
挑戰和阻礙增多,困境之下,餐飲企業應該如何尋找自救方法,安穩度過這個冬天?
寒冬來襲,企業不得已瘦身
◆ ◆ ◆ ◆
01
裁員潮下,企業瘦身運動熊熊來襲
2018年,獨角獸企業流血上市成為奇觀,被資本催熟的共享單車ofo跌下神壇,融資難,創業者艱難生存……資本寒冬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到來。
面對寒冬,餐飲企業業績疲軟開始瘦身,星巴克去年11月發布文件裁員350人,2019年將關店150家;同時, 可口可樂宣布裁員8萬,相當于只留下25%的員工...而開年以來,一輪稅改成了國內裁員潮大爆發的導火索。
大公司紛紛裁員保存實力
▲圖片來源:百度
前不久,網上傳出“客如云欠薪”“二維火降薪”的消息,這兩家都是餐飲SaaS賽道頭部玩家,如今也遭遇了資金問題。阿里和美團的交戰與應對,也將給餐飲市場帶來不小的動蕩。
02
倒閉潮中,企業無奈轉身
這一年,倒閉潮還在上演,其中不乏有退出內地、某城市市場的,還有關閉部分門店的,預計在年底還將再次迎來一波關閉。
王品集團關停旗下表現不佳的“ita”義塔餐飲品牌4家門店,蔬食品牌“舒果新米蘭疏食”3家門店;
英國簡餐品牌Pret A Manger將退出中國內地市場;
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透露,多品牌并不好玩,而且分散精力,爐魚各家門店的盈利差距也很大……
舍棄旗下品牌,部分市場,
餐飲企業正在無奈轉身
▲圖片來源:紅餐
根基較穩的大企業迎接危機,尚有周轉之地,但還有大批初出茅廬的創業者,被扼殺在搖籃里。在餐飲寒冬中,門店擴張的快慢已經不重要,活著才重要。企業找到自身適合環境的模式生存下去,就是競爭力。
寒冬困境
經濟下行與競爭環境的夾擊
◆ ◆ ◆ ◆
01
經濟下行,消費者收緊了錢袋子
今年社會快消品中方便面和榨菜的銷量激增,拼多多的崛起,讓消費降級一說喧囂而起。才適應32元一杯的星巴克不久的我們,又開始尋找更具性價比的替代品。
居民凈存款24.5萬億,回到2012年水準!
▲圖片來源:米筐投資
當消費者收緊錢袋子,對餐飲企業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消費頻次少了,客單價低了。有些外賣餐飲老板會發現,挑特價產品點的消費者更多了。
上篇:
下篇: